|
|
|
|
發布時間:2010.02.08 瀏覽次數: |
|
目前,中國調味品行業進入了一個大轉變、大調整和大分化時期。一方面是與國際接軌的專業化并購,另一方面是傳統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國際競爭的困惑與頑疾的暴露,調味品行業需改善不足,以減少大發展道路上的阻礙因素。那么,這種復雜的局面,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工藝
傳統工藝受歷史條件的限制,到今天有很多方面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大工業的生產,因此調味品企業要發展壯大,必須在技術創新上扎扎實實地做好工作,調味品行業如果希望在產業規模上勝出,需要在產業化技術上取得突破。
在堅持傳統工藝的同時,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道路,通過科技改造和技術創新,以不斷強化的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和日益擴大的生產規模作為企業持續發展的堅強后盾。煙臺欣和的發展模式值得研究。這兩年山東省調味品行業又一次在全國崛起,不管是高鹽稀態發酵工藝醬油,還是低鹽固態發酵工藝醬油,或用改造后的“澆淋”工藝生產醬油都有長足的發展。煙臺欣和公司每年生產40,000噸高鹽稀態發酵醬油和20,000噸醬類,說明高檔醬油市場的銷售空間在上升。
在這一次全國食品漲價中,調味品漲幅是最低的,全國為4.5%。但是上海市調味品價格上漲了20%。我想今后北京、天津、石家莊和環渤海地區的煙臺等地的高檔醬油比例將不斷提高,但這需要一個創新發展的過程。
實行營銷與管理的創新
受歷史發展背景制約,調味品企業、特別是一些老的國有企業很難從傳統體制中徹底解脫出來,多數企業是集“產、供、銷”為一體,負擔過重,沒有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競爭的現代營銷機制,以單一的銷售科為龍頭,以各直銷、經營辦事處為主要分銷網絡的銷售模式還依舊存在。同時,有的企業雖然重視市場需求,但不重視市場挖潛革新,一味地跟風模仿和亂鋪攤子,片面追求產值、產量而忽略了深化管理和強化營銷,加之生產負擔重、產品不對路,所以,不是市場萎縮就是被市場淘汰出局。
在如今的調味品行業,很多企業還停留在“推銷”階段,沒有把自己提升到“營銷”這一深層次上來,多數廠家是在產品出來之后才談營銷,殊不知,這時營銷的步驟已過了一半,也就是說產品開發前的市場調查、市場定位、口感設計等無從談起,或者是輕描淡寫,一塌糊涂。
現在山東煙臺欣和的高鹽稀態發酵醬油生產要比石家莊珍極和北京和田寬發展得快,是什么原因?我看還是要從營銷思路上找原因。同樣的產品,為什么你的銷售量上不去。為什么有的品牌能夠越做越強,其中必然有其成功的秘訣。在人力資源上,有的企業還主要依靠企業內部所謂的“正式工”去充當主力軍,使銷售隊伍嚴重存在團隊意識不強、機制弱、素質差及觀念落后等現象。企業在管理上應實行專業化分工,從企業文化、企業管理、企業裝備、市場開拓能力、員工素質等方面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實力,通過生產和市場的有效配合,抓住機遇,發揮企業的競爭優勢,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
|
|
|